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包括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9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我校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建設學科為“電子科學與技術”,實現了學校發展和學科建設的曆史性突破。
近年來,我校加強學科建設頂層設計,科學有序推進,逐步構築了國際、國家、省、校多級重點學科建設體系。現有“工程學”、“材料科學”和“化學”等三個學科進入ESI國際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學”和“化學”學科ESI國際排名接近全球前5‰,“工程學”學科ESI國際排名接近全球前7‰,“計算機科學”學科ESI國際排名接近全球前1%。
國務院《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以及教育部等三部委《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發布後,學校出台了一流學科建設政策和措施,在國家新一輪高等教育重大戰略調整中搶占先機,加快推進學校一流學科和高水平大學建設。學校将以“電子科學與技術”等學科為基礎,建設“電子信息科學與工程”一流學科群,涵蓋我校“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三個優勢特色學科。
學校将以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為契機,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重大戰略決策,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以學科發展前沿和國家發展戰略需求為導向,把“電子信息科學與工程”一流學科群建設成為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和高水平自主創新成果産出的重要基地,實現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師資隊伍建設、國際影響等方面達到世界一流學科水平。通過集中優勢資源,創新學科建設組織模式,充分發揮“電子信息科學與工程”一流學科群對學校整體建設的帶動作用,認真落實《總體方案》五大建設任務和五大改革任務,合理安排和使用建設資金,完善相關的管理體制機制、自我評價調整機制、資源籌集與配置機制,為努力建成在電子信息領域特色鮮明的一流大學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