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場旅行。郭彥铮老師把大學比喻滿載莘莘學子,朝着夢想不斷前行的青春列車。他所負責的年級和班級就是一個個車廂。而他自己,就好比每天忙碌、穿梭于各個車廂,為青春之旅提供導航和服務的乘務員。
九月迎接孩子們登上列車,啟動大學青春之旅;六月與他們依依惜别,送他們踏上新的征程。在列車上,乘務員的工作是平凡的、瑣碎、不分晝夜的。可誰都無法否認,乘務員的工作也是及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在大學青春之旅期間,輔導員的作用也正是如此。作為輔導員,他愛崗敬業,在學生成長成才之路上始終發揮着教育導航、日常管理和貼心服務的職能。
教育篇:他高舉理想信念信号燈,讓青春之旅不迷航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說的是教師要為學生傳授事物的規律與道理,講授專業知識,解答疑問。作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軍和一線工作者,高校輔導員之為師者,所傳之道,所授之業,所解之惑相對專業教師有不同之處。郭彥铮老師在工作中始終注意高舉愛國理想信念的導航信号燈,确保同學們青春之旅不迷航。
1.抓黨建帶團建,穩步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他負責和指導學生的四個黨支部。他為入黨積極分子講授大學生入黨條件等主題黨課,他精心準備授課内容,力求所講内容生動易懂。他們緊密聯系班級團支部,将入黨積極分子的選拔工作與團支部推優入黨工作有機結合在一起。為班級入黨積極分子做輔導的工作,對學生黨員自身素質的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它既促進了學生黨員自身的發展,同時也發揮了學生黨員的模範作用。在創先争優活動中,學生支部在促進優良班風學風方面做出公開承諾,支部推出的學習示範班級B080215班因學風優良和黨員積極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分别被評為校優良學風示範班和2011年省級先進班集體;支部推出的學習示範崗莫靜泱同學,被評為2011省優秀學生幹部。
他是學院分團委書記。在團學工作方面,他帶領幹部同學緊密圍繞上級黨委團委工作重點,認真落實開展工作。他精心組織選拔、培訓團委學生會幹部。圍繞愛國、理想、信念主題,他帶領幹部同學認真策劃團日活動。秉承我校務實進取的優良傳統,學院團委、學生會工作成績突出,多次榮獲表彰: 2010年10月,學院組織的赴阜甯暑期科技服務團榮獲校2010年 “社會實踐先進集體”榮譽稱号;2010年學院“驿路菁英”特色網絡團支部和“陽光之家”特色公寓團支部,被評為2010年校重點特色團支部建設點;2011年分團委獨立承辦的《尋訪新四軍紅色遺迹,繼承鐵軍優良傳統》喜獲團省委“追尋紅色足迹,踐行崇高志向”慶祝建黨九十周年“校園紅色文化年” 一般立項課題;代表學校承擔、組織和完成了2010年同台灣亞東技術學院的交流活動;協助學校完成了省創業示範校的驗收,最終順利通過驗收;協助學校完成了2010年團省委的驗收和檢查工作,最終我校以優異的成績通過團省委的驗收。
2.火紅組織開展三大特色活動,彰顯育人效果
長期以來,在他與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生工作品牌活動。
(1)以求實、創新為特色的本科生課外科技學術活動
以人為本,學術立院。這是郭彥铮老師所在學院的辦學理念。結合這一理念,依托學院本科生創新實驗室平台,2011年他帶領學院團委舉辦了全校首次由二級學院舉辦的大學生科技創新與實踐活動彙報會,該活動得到校領導的肯定和校報的專題報道。在2011年全國“挑戰杯”作品申報中,學院分團委精心組織和培訓選拔,學院共有三件作品代表學校參加全省的選拔賽(全校共7件);2011省級STITIP項目我院10項,占全校改項目總數的1/3;2010年全國數模大賽中,我院榮獲全國一等獎3個(占全校獲獎總數的100%),全國二等獎2個(占全校獲獎總數的40%),省級一等獎2個(占全校獲獎總數的100%),省級二等獎3個(占全校獲獎總數的30%),省級三等獎1個(占全校獲獎總數的33%);在2010年江蘇省物理及實驗科技作品創新競賽中,我院榮獲特等獎2項(占全校獲獎總數的67%),二等獎11個(占全校獲獎總數的92%);在2010年江蘇省電子設計大賽中,我院榮獲一等獎4個(占全校獲獎總數的67%),二等獎2個(占全校獲獎總數的33%);我院曙光創業團隊榮獲了2010年“昆山杯”全國大學生優秀創業團隊大賽三等獎、2010第六屆“挑戰杯”江蘇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一等獎、2010年“中國移動杯”校大學生創業設計大賽一等獎,這個項目也是我校曆年來取得的最好成績,因此該團隊又被評選為感動南郵十大人物(事件);在2010年第三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中我院三等獎1項,這是我校首次在該項目中獲得榮譽。
(2)以健康、團結、進取為追求的大學生體育活動
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青春之旅,不僅需要同學們具備海量的科學文化知識和高水平的智商,同時也需要強健的體魄。在促進學生積極開展體育運動的工作方面,郭彥铮老師帶領團委學生會幹部同學,以備戰每年學校田徑運動會為中心,開展了大量系統的工作。新生入校不久,團委學生會即刻舉辦迎新運動會,為運動員選拔提供機會。學校田徑運動會正式開賽前一個月,各項目的種子選手進入備戰狀态,每天下午課後集訓1個小時,強度由松入緊,再由緊入松,循序漸進。正式開賽時,全院動員,全體團支部、全體同學紛紛投入到後勤保障、宣傳報道、搖旗呐喊的工作中來。賽後全面總結工作,表彰先進,将運動會中凝聚成的精氣神進行鞏固,并鼓勵将之發揚光大到同學們的學習和科研工作中。在校2010年田徑運動會上,郭彥铮老師所在學院都保持着學生團體總分、男子總分、女子總分名列前茅的好成績。這些成績,不僅是同學們強健身體素質的體現,也是班集體的凝聚力塑造、學風建設推進工作的精神動力。
(3)以“科技服務”為導向的大學生社會實習實踐活動
大學生在青春之旅中,要想順利成長成才,不僅需要留意校内的風景,同時也需要留心車窗之外的世界。動員和組織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是郭彥铮老師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他所在學院的品牌學生活動之一。他以“科技服務”的學院精神作為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倡導學生利用寒假暑假組隊開展實踐活動。
2010年學院組織了赴阜甯暑期科技服務團,赴革命老區阜甯,深入老區基層,結合學院自身的專業知識特長,開展了以“重溫革命精神,踐行科學發展,服務紅色阜甯”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主要包括“南郵科技服務團阜甯行”系列信息科技講座、企業信息化技術項目合作、“喜逢世博,共迎青奧”---我帶“世博、青奧”回家鄉系列宣傳活動、“重溫革命情懷,構建和諧老區”、“大手拉小手”等系列活動。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的開展本次暑期實踐活動,體現了當代大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推進了學生的素質教育和社會實踐,在社會的書本中,糅合理想與現實,聯系知識與需求,增強了當代大學生的曆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先後被《現代快報》、《江蘇工人報》等3家報紙,江蘇城市頻道、阜甯電視台等2家電視台,新華網、江蘇省共青團網等14家網站報道,共收到感謝信3封,簽訂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書和基地協議書各1份。因工作突出,2010年10月,他所帶赴阜甯暑期科技服務團被評為“2010年度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集體”榮譽稱号。
管理篇:他兢兢業業,确保青春列車平穩順暢前行
為保障青春列車平穩順暢前行,郭彥铮老師嚴謹勤懇工作,認真排查列車安全隐患、維護車廂秩序,協調乘客之間的關系,營造愉快旅行氛圍。
1.長鳴警鐘,力保青春列車一路平安
随着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轉型期矛盾日益突出,高校也面臨着來自方方面面的安全威脅問題。他知道,這些問題事關重大,涉及學生安全、學校穩定和社會穩定。而大學生普遍涉世未深,加上自我約束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還需要強化。因此作為輔導員對此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強烈的責任感。
他在思想上重視的基礎上,不忘在紀律和制度确立保障;他團結幹部同學,經常深入學生生活,開展調研和排查工作,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态,保持學生的信息準确、渠道暢通。在他的車廂中,他時時刻刻将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放在心裡,挂在嘴邊,日日講、月月講、年年講,警鐘長鳴。他還專門收集整理各類大學生安全事故案例,作為對學生日常教育的一門“必修課”。有了思想上的重視、紀律和制度的保障、暢通的信息渠道、科學的防範知識,才有了同學們成長路上一帆風順!
2.抓班風促學風,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在旅途中,有的孩子可能會發生打瞌睡或誤餐的情況。奮鬥目标不明确、學習興趣倦怠都會導緻學生走神,繼而發生學習滑坡、掉隊現象。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喚醒他們,這些打瞌睡的孩子就将衍變成所謂的“後進生”。
從事輔導員工作以來,郭彥铮老師所帶的班級先後有3個班級被評為省先進班集體。随着時間的積累,他帶班經驗逐漸成熟。對待學風問題,他主張通過優良的班風來帶動學風,用班集體的力量,來影響、激勵和感染每一個成員。促成優良班風的因素有許多,最為基礎的是班集體成員對班集體的歸屬感、集體榮譽感的形成。他帶領班幹部讨論制定班級公約,确定班級建設計劃和目标。他堅持每周一次班長、團支書例會,每周一次小班會,促進班集體成員定期交流;每月一次大班會,結合班集體成長發展階段,開展主題讨論或團體心理輔導活動。
在創先争優活動中,他立足學風建設主陣地,根據工作經驗和通信工程專業08級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三會一課”系統。“三會”即學習經驗交流會、考前動員大會與成績分析會;“一課”指“一人一課”制。不定期開展學習經驗交流會,互相交流良好的學習經驗與心得體會,進行學長講座,暢談心得;互動環節,解答疑惑;同學交流,出謀劃策;量身定制,制定方法。在考前動員大會中,讓大家引起重視,調整心事;制定目标,确立計劃;進行考試誠信宣言,倡導誠信人生,誠信考試,誠信做人;班級會定期組織同學開展一人一課,邀請成績比較好的善于講課的同學,給大家講解知識點以及最近所學内容,幫助大家更好的學習,在一人一課中,分析重點,梳理知識,查詢薄弱,專人講解,專題劃分,難點突破;在考試之後班級還會舉行成績分析會,重點分析考試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值得學習和改進的地方,為下次的成功做好鋪墊,在成績分析會上,同學們進行自我定位,成績剖析,制定目标,以及根據考試成績來制定“多幫一”的學習計劃以及互幫互助等一些有力活動,而且幫扶成果很顯著。
他關愛學生亦師亦友,一遇到問題都是盡心竭力的來幫助同學們,他所帶學生有2人還被評為江蘇省優秀學生幹部,所帶的班級先後有9個班級被評為校級先進班集體,一個班級被評為校級優秀學風示範班。
3.注重管理育人相結合,模範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抓好日常管理工作,也能潛移默化地發揮對學生的隐性教育功能。學生工作事物千頭萬緒,小事瑣事多,可是每一件“小事”的背後,都可能會對學生産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他說:“每個孩子對我來說,隻是工作的幾百分之一,可是對于孩子的家庭來說,他就是百分百的幸福和希望所在。”郭彥铮老師就是抱着這樣一種工作信念去對待一件一件“小事”的。
他不僅要求嚴格要求自己,對幹部學生在工作方面也是反複強調細節決定成敗。剛與他接觸的學生們起初還不習慣,可是到後來才發現正是這種嚴謹的習慣,讓自己受益不少。
服務篇:他傾注熱情,為學生成長成才給力加油
長明不滅導航的導航信号燈、管理井然的車廂秩序都是青春之列一路暢行的保證。然而,要想讓車廂中的大學生們無憂成長、快樂成長,還需要乘務員提供無私和熱情的服務。
1.注重幫困服務與感恩教育并舉,讓愛的陽光灑滿車廂
郭彥铮老師的車廂裡,農村生源地學生相對較多、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相對較多。為了幫助困難學生分憂,他通過閱讀檔案、調查走訪等方式認真仔細反複甄别學生困難程度,将國家助學金,或通過私人募集到的慈善物資、補助公平公正分配到最需要幫助的學生。對困難學生他給予特别照顧,也體現在精神的鼓勵上。他勉勵他們勤奮學習,争取用優異的學習成果來回報國家回報社會回報父母,同時也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困境。
在一些特殊事件時期,他更是全力去幫助學生脫離困境。比如他在學生突發疾病後,總是第一時間趕赴醫院,積極協助辦理救治手續、參與後勤保障服務。
他還利用所學專業之長,通過開展群體心理輔導等活動的形式,幫助大部分同學營造健康陽光成長氛圍。他也注意關注心理有困惑,或情緒有障礙的個别學生。
2.提供就業指導服務全程化、個性化,引導學生合理規劃自身發展
畢業的下一站,你準備在哪裡換乘哪一趟人生列車?換乘什麼樣的座位?從迎接孩子們登上青春列車起,郭彥铮老師就會經常向自己的學生問起這個問題,引起同學們對大學規劃、職業生涯規劃的探索和思考。他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将所學所想與國家需要、社會需要進行鍊接。他邀請已經畢業的優秀學生返校現身說法,為學弟學妹講述通信行業的職場感悟。臨近畢業,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都有個性化指導服務方案。就業指導服務工作全程化的理念,讓郭彥铮老師所在學院本科生年終就業率都保持較高水平。
3.加強學業困難同學的教育和管理,積極做好學業幫扶工作
通信工程專業,由于課程難度等種種原因,學業困難同學較多,因此郭彥铮老師在年級建立了課程不及格情況統計表和學業困難同學情況統計表,并在各個黨支部發起了“學業幫扶計劃”。按照學業困難的不同程度,分情況地采取與學生談話、聯系家長和學業預警等方式進行逐個幫扶。與學業困難生共同制定學業目标和幫扶計劃,如二幫一和一幫多的幫扶方式,此外,由黨員每周五定期召開“學習困難同學”周例會,在周例會除了了解和督促他們的學習之外對他們進行集體輔導,每周都會有不同的黨員來為他們集體輔導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複習建議,聽取反饋意見。
通信工程專業08級編級生彭龍,在創先争優活動開展以來,經過黨員一個學期的幫扶,修完了大部分所欠的學分,順利實現了跳級,現已經和07級同學正常畢業;通信工程專業08級編級生楊钊、鐘春輝、張孜迪同學經過黨員的幫扶,大三上個學期通過了近30個學分的課程,對自己的學業找回了自信。黨員任芳潔和侯豔麗同學在創先争優活動中分别主動幫助和輔導年級的三名學習有困難的同學,效果明顯,這6名同學在大三上的考試中沒有出現一門挂科,而這6位同學在之前每個學期都有挂科。
山高水長。青春不停站。看着一屆又一屆學生在自己的車廂裡愉快地度過青春之旅,郭彥铮老師感到很幸福、很充實。他說:“在大學青春之列上,有許許多多每天忙忙碌碌穿梭于各個車廂的可敬可愛的乘務員同行們。雖然忙碌,但我們感到的是幸福和充實。讓乘客一路平安,心情舒暢,是每一個乘務員的職責;讓學生在青春之旅中收獲成長,并最終成為國家棟梁、社會之材、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每一個輔導員的心願!能從事輔導員工作,是我們人生的榮光!”